“世界的花園:民族與文化的融合”展覽開幕
發布時間:2019-05-31
5月29日下午,2019年吉莉安·賽克勒女爵士國際藝術家展覽項目“世界的花園:民族與文化的融合”在北京大學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開幕。美國賽克勒基金會主席吉莉安·賽克勒女爵士,北京大學校長郝平、副校長王博,賽克勒女爵士國際展覽項目負責人及策展人米格爾·貝納維德斯先生,藝術家瑪麗亞姆·納杰德女士出席開幕式。開幕式由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院長、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館長孫慶偉主持。
展覽海報
國際藝術家展覽項目的主倡人吉莉安·賽克勒向為本次展覽辛勤付出的所有人表示衷心感謝。她表示,“吉莉安·賽克勒女爵士國際藝術家展覽”項目旨在世界各國人民之間構筑橋梁,展現人類共通的人性。她指出,此次“世界的花園:民族與文化的融合”主題展覽秉持這一宗旨,由真正的“世界人”——瑪麗亞姆·納杰德為我們帶來一場獨特、美妙的展覽。賽克勒將國際著名服裝設計師郭培為其訂制的禮服捐贈給北京大學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永久收藏。
吉莉安?賽克勒致辭
郝平表示,本次展覽中的各國國花象征不同國家的文明,傳達著對世界文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的愿景。這些藝術品彰顯著文明間的交流互鑒,共同發揮著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光輝使命。在五四運動百年和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亞洲文明對話大會成功舉行之際,北京大學舉辦此次多元文明融合交匯的精彩展覽,意義尤為特殊。郝平代表北京大學師生向賽克勒表達了敬意和感謝,并祝愿本次展覽圓滿成功。
郝平致辭
米格爾·貝納維德斯為到場嘉賓分享了策展思路。他介紹,之所以選擇“世界的花園:民族與文化的融合”作為本次展覽的主題,是因為這是當下世界最需要的主題。他提道,習近平主席呼吁我們要對彼此的文化保持欣賞與尊重,而這也正是吉莉安·賽克勒國際藝術家展覽項目一直以來所恪守的宗旨。他解釋,本次展覽中的花朵代表著和平、關愛、初生、再生、團結,而最重要的就是“愛”。
米格爾?貝納維德斯致辭
瑪麗亞姆·納杰德向到場嘉賓分享了自己的創作理念。她有感于時下的混亂和糾紛,創作了這樣一個想象的世界。作為一名藝術家,她在現實中繪制夢想,為人類繪制美好的天國,并相信人性中的愛、想象中的美好世界終將變成現實。她希望通過此次展覽和觀眾對話,表達世界團結、和平的美好愿景。
瑪麗亞姆?納杰德致辭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院友、著名畫家安都先生向賽克勒贈送了一幅他的畫作——“荷花”,感謝她對博物館多年來的大力支持。
安都向賽克勒贈送畫作
吉莉安·賽克勒女爵士國際藝術家展覽項目通過舉辦內容豐富、激動人心、雙向互動、尤其是引人深思的展覽,旨在把國際上有才華的藝術家及其作品引薦給北大賽克勒博物館和中國觀眾。為了在作品與觀眾之間創造一個開放的對話空間,所有展覽項目的藝術作品必須具有文化價值,以促進跨文化的理解,增進人類長久的友好往來。
本次展覽作品之一:《宏偉花束》
“世界的花園:民族與文化的融合”是該項目舉辦的第七個展覽,聚焦于以不同花卉代表世界各國,利用國花研究文化與民族融合,探究花朵背后更深層的意義。
展覽現場
友情提示:
展覽將持續至8月29日,展期三個月。校內外觀眾憑有效證件免費入館。校外觀眾入校需提前在“參觀北大”微信小程序預約。歡迎社會各界人士前來參觀。